客路晚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8 23:54:18诗人:王镃 |  朝代: 宋代 |  16

年年吟帽客他乡,柳絮飞时日渐长。
远树云生残照没,近梅风重早晨凉。
桑条带露归蚕室,花片随泥上燕梁。
历日又催春色去,田家便有插秧忙。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客路晚春》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年吟帽客他乡,
柳絮飞时日渐长。
远树云生残照没,
近梅风重早晨凉。
桑条带露归蚕室,
花片随泥上燕梁。
历日又催春色去,
田家便有插秧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客居他乡的诗人在晚春时节的感受和观察。诗人年年在异乡吟咏,思念故土的情绪油然而生。柳絮随风飞舞,时间渐渐流逝,春天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长。

远处的树木笼罩在云雾中,夕阳的余辉渐渐消失,显示出春天的尾声。近处的梅花在微风中摇曳,清晨的凉意仍然存在。这里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春天的景色已经进入尾声,而夏天即将来临。

桑条上沾满了露水,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蚕室中蚕的归还。花瓣随着泥土飞扬,上升到燕子的巢梁上。这里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也暗示着春耕的忙碌。

历经日子的推移,春色逐渐离去,农田里的人们开始忙于插秧的工作。这里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迁,展示了季节的循环和人们的生活节奏。

整首诗通过对客居他乡的观察和感受,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的情感和生活的变化。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e-lu-wan-chun2i0.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送程公明
李新
不羁风韵有萧郎,白傅新诗已满筐。烟薄露寒虽写瘦,自态清节也凌霜。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地网天罗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