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东莱吕先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22:56诗人:孙应时 |  朝代: 宋代 |  18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
诗书窥梗概,耳目竟烦昏。
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
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哭东莱吕先生
杖携镜曲步,再度京都门。
窥书洞心意,昏耳目烦翻。
无助怀愁极,光阴虚度存。
长途雨风晦,十驾紧追奔。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用来悼念东莱吕先生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吕先生的哀思之情。他用镜曲(指笏状的镜子)和杖子象征着吕先生出行的身影,再度来到京都的门前,回忆了与吕先生共读书的情景,心绪沉重、耳目感到疲惫、困顿。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到无助和愁苦,光阴虚度而内心却独自留存着吕先生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在长途旅程中遭遇的风雨晦暗,十驾(指十辆车)紧追奔赶,象征对吕先生不舍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写景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表达了对吕先生的深深哀思之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塑造了吕先生走过的路程和他们共读书的场景,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孤独无助的心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吕先生的离去和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对照,凸显了诗人对吕先生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行亦须脉络较为清晰,起承转合有序,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dong-lai-lv-xian-shengiw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