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几度踏青晴,此日空山草木春。
泪尽两行悲不尽,眼前安得见斯人。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哭顾平甫前韵》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郊原上几次踏青的晴朗天气,以及这一天空山间春天的景象。但是,作者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泪水已经流尽,但悲伤却无法尽头,因为眼前再也无法见到已逝的顾平甫。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已逝的顾平甫的思念之情。作者在郊原上多次欣赏春天的美景,但此刻的景色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欢乐和温暖,因为失去了心爱的人。作者的眼泪已经流尽,但悲伤却无法抚平,因为无法再见到顾平甫的身影。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悲伤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怨的氛围。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这首诗词通过哀思和景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呈现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主题。它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时光的流逝,引发对生死、友谊和珍贵时刻的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gu-ping-fu-qian-y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