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拟侍荷橐,俄抽似叶身。
甘为南地鬼,不作北朝臣。
屋壁遗文坏,邻州战血新。
劫灰飞未尽,碑碣托何人。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哭吕朴卿先生
已拟侍荷橐,俄抽似叶身。
甘为南地鬼,不作北朝臣。
屋壁遗文坏,邻州战血新。
劫灰飞未尽,碑碣托何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为吕朴卿先生哭泣
原以为能跟随吕朴卿一起征战南方,
却突然有如落叶般离去。
宁愿成为南地的鬼魂,
也不愿做北朝的臣子。
那些写在屋壁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邻州的战争血迹却还新鲜。
劫难之灰烬还未消尽,
碑碣却无人托付。
诗意和赏析:
《哭吕朴卿先生》是宋代丘葵的一首挽歌,表达了对吕朴卿的哀悼之情,并对时局和人生的无奈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吕朴卿是宋真宗时期的一位忠臣,他以忠贞不屈的品质闻名于世。诗中描绘了他离世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其去世的痛惜之情。诗人本以为能够与吕朴卿一同担负重任,但如同抽落的树叶般,他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意外和失望。
诗中提到宁愿成为南地的鬼魂,也不愿意成为北朝的臣子,表达了诗人对北朝政权的不满。这反映了宋代时期南北对立的政治局势,以及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
诗中还提到屋壁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邻州的战争仍在继续。这反映了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人间悲剧的无可奈何。
最后一句:“劫灰飞未尽,碑碣托何人”,表达了对吕朴卿事迹的渴望和对其墓志铭无人托付的遗憾。全诗以简洁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刻画出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丰富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