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译文:
在酷热的天气寄给舒员外
何堪日渐衰退,又逢这闷热时日。
烦厌俗物的宴席,倦听凡世间的音乐。
藤床上铺满了晚霜,角枕是由寒玉雕制而成。
但愿有一位清瘦的人,与我共度初秋之夜。
如果不是您的话,又何必枉自高蹈于此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令人痛苦的炎热天气中的身心困境。诗人感到自己身体日渐衰弱,又遇到了难耐的高温天气,让他倍感烦躁。他对世俗的宴会感到厌倦,对普通的音乐失去了兴趣。诗人将自己的处境与藤床上的晚霜、寒玉枕头进行对比,形容自己的冷酷寂寞。他渴望与一位清瘦的人共渡初秋之夜,与这个人一起度过这个孤独的夜晚。最后,诗人直接向舒员外表示对他的依赖和倚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身体衰弱和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困扰的真实感受。通过与世俗的对比和渴望一个清瘦人的陪伴,诗人表达了他渴望回归内心的宁静和找到一个理解和支持他的人的愿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re-zhong-ji-shu-yuan-w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