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21:57:01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3

日月转入地,星辰蔽重云。
夜色晦若漆,怪禽巢未焚。
其音哭且笑,哀乐讵能分。
方哭且笑时,曾莫有以群。
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
了不预人事,吉凶谁复云。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哭笑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月转入地,星辰蔽重云。
夜色晦若漆,怪禽巢未焚。
其音哭且笑,哀乐讵能分。
方哭且笑时,曾莫有以群。
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
了不预人事,吉凶谁复云。

诗意: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诗中的"哭笑鸟"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哭泣和欢笑,以及人们在喜悦和悲伤之间的无法分辨。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黑暗、星辰被浓云遮盖的景象,以及神秘的鸟巢未被烧毁的情景,表达了生命中的变幻和不可捉摸的特性。诗人进一步思考了哭泣和笑声的真正含义,以及它们在人生中的意义。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吉凶和命运的预知究竟由谁来决定。

赏析:
《哭笑鸟》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法预测性。诗中的"哭笑鸟"形象生动,既表达了人们在快乐和悲伤之间难以分辨的情绪,又暗示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都是瞬息即逝的。诗人运用夜晚的黑暗和星辰被云遮盖的景象,以及鸟巢未被烧毁的情节,增强了诗中无常和不可预测的主题。最后的问题提出了对命运和吉凶的思考,引发读者的深思。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生命的无常性和人生的无法预测性,让读者对命运和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通过对情绪、时间和命运的探讨,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隽永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梅尧臣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察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xiao-nia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