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寓居栖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8:25诗人:齐己 |  朝代: 唐代 |  23

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
好山逢过夏,无事住经秋。
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
何时定休讲,归漱虎溪流。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匡山寓居栖公》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外物尽已外,
闲游且自由。
好山逢过夏,
无事住经秋。
树影残阳寺,
茶香古石楼。
何时定休讲,
归漱虎溪流。

诗意:
诗人齐己写道,我外面的事物已经不再重要了,我行走于世间,心灵自由自在。我在秋天静静地居住,不为任何事情所困扰。寺庙中的树影在太阳落山时映照出来,古老的石楼里弥漫着茶香。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停止说话,回到虎溪的流水中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齐己隐居山间的心情。诗中的“外物尽已外”表达了诗人不再关注外界的事物,转而以自己的心境为重。他在山中闲逸自在,没有烦恼和困扰。描绘了寺庙中的树影和古石楼中的茶香,给人一种宁静和古朴的感觉。最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停止讲话,返回大自然中的虎溪流水,归于自然。整首诗以寓居山林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ang-shan-yu-ju-qi-go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