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使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11:01诗人:李贺 |  朝代: 唐代 |  28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昆仑使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昆仑使者无消息,
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
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
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
中天夜久高明月。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昆仑使者的形象以及他们传递消息的重要性。昆仑使者是传说中居住在昆仑山的神仙,他们被视为传递天地之间消息的使者。然而,诗中表达了使者没有带来任何消息的困境,这让茂陵的烟树显露出愁色。

诗人通过描写使者身上的情景来表达这种困境。金盘上的玉露自然地滴落下来,象征着宝贵的消息无法收集。使者身上的麒麟背上的石文裂开,虬龙的鳞片下的红枝折断,表明了使者身上的标志已经破损。

整首诗暗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没有消息的传递会让世界产生困扰和不安。使者没有带来消息,伤害了万国的心灵。最后两句描绘了在这一困境中,夜空中的明亮月亮,显示着中天高处的辉煌,也许是一种对希望和潜在的改变的暗示。

赏析:
《昆仑使者》以唐代李贺独特的形象和意象表达方式,展示了传递消息的重要性以及没有消息带来的困境。通过对使者身上标志的描绘,诗人生动地表达了使者没有消息的无奈和对世界的影响。

诗中的昆仑使者和茂陵烟树是诗人独特的意象,增强了诗词的神秘和超凡的氛围。同时,通过对麒麟、虬龙等神话生物形象的运用,诗人创造了一种奇幻的氛围,使诗词更具诗意和想象力。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消息传递的重视,也折射出他对于社会和世界的关切。通过对使者无消息的描绘,诗人暗示了消息的重要性以及没有消息传递所带来的困境。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唐诗,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赏析。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un-lun-shi-zhe2iw.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