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伴南枝带雪开,浑无蜂蝶去徘徊。
可能熟识金仙面,只有诗人日日来。
作者介绍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祕书省着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长伴南枝带雪开。
浑无蜂蝶去徘徊,
可能熟识金仙面,
只有诗人日日来。
中文译文:
在陈天予的诗韵下,写蜡梅十五绝,
长久伴随南枝,花朵伴雪开。
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停留徘徊,
也许只有金仙(仙人)对它有些许熟悉的面容,
而唯有诗人每日来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蜡梅花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蜡梅花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诗人从花的特性出发,用“长伴南枝带雪开”来形容蜡梅,意味着蜡梅长期在南方的枝头,即使在雪花覆盖之下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蜡梅花与众不同,独立且坚强,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展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然而,诗人观察到蜡梅花开时,却没有蜜蜂和蝴蝶等昆虫来吸取花蜜或停留其中。这是因为蜡梅开花时间较早,在寒冷的冬季,昆虫大多已进入冬眠状态,因此很少有昆虫驻足其中。这一点与一般花卉的情景不同,也体现了蜡梅花独具的特殊性。
诗中提到“可能熟识金仙面”,这可能是指蜡梅花已被某些仙人所熟悉,这些仙人能够欣赏到蜡梅花的美丽和价值。这里用“金仙面”形容,表达了蜡梅花的卓越之美。
最后,诗人通过写诗人每日来到蜡梅花前的情景,强调自己对蜡梅花的热爱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敬仰之情。蜡梅花的开放不仅吸引了诗人的目光,更引发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默默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索,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