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9:17诗人:唐仲友 |  朝代: 宋代 |  17

的皪光明色照人,枝头已有十分春。
我惊唤作菩提树,为是如来幻化身。

作者介绍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祕书省着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的中文译文如下:

蜡梅盛开如玉花,
枝头芬芳逾十分。
我惊叫它菩提树,
化身成佛作幻身。

这首诗以蜡梅盛开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惊讶和赞美之情。蜡梅是冬天开花的奇特植物,其花朵如雪似玉,故称之为玉花。诗中的“的皪光明色照人”描绘了蜡梅盛开时的光彩明亮的美景。作者以诗人自身的惊讶呼喊“我惊唤作菩提树”,表达了对这种冬天中的奇特景象的惊叹之情。

诗中的“为是如来幻化身”则意味着作者将蜡梅与佛陀相联系,认为蜡梅的开放是佛陀化身幻化的表现。这种联想从佛教思想中汲取灵感,以幻化的方式展示了蜡梅盛开的景象,将其视为一种超越自然规律的奇迹。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盛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并借用佛教思想给予诗歌更深层次的意蕴。这首诗中的“蜡梅十五绝”也显示了作者对于蜡梅盛开景象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对这一景象的深入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a-mei-shi-wu-jue-he-chen-tian-yu-yuncc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