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49:57诗人:唐仲友 |  朝代: 宋代 |  21

不管江梅妒杀人,壶中日月已先春。
恰如姑射神仙子,野服高闲物外身。

作者介绍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祕书省着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不管江梅妒杀人,
无论江梅多么嫉妒人,
壶中日月已先春。
壶中的日月早已春暖花开。
恰如姑射神仙子,
就像姑射山的神仙子一样,
野服高闲物外身。
脱去尘世纷扰,高居山野自得其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唐仲友的作品,表达了蜡梅在早春中开放的美丽景象以及身处高闲物外的自在之感。

诗人以江梅妒杀人的意象来形容蜡梅盛开的艳丽,将其与壶中的日月相对照,暗示着蜡梅早已超越了常态,提前揭开世间春天的帷幕。诗人用壶中的日月来表现蜡梅的特殊之美,以描绘出诗中的一幅意境。

接下来,诗人以姑射山的神仙子作为比喻,形容蜡梅与尘世繁杂相脱离,独立于高山之间。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凸显了蜡梅那种独特的高闲自逸之感。诗中的“野服高闲物外身”一句,成为了整个诗篇的精髓所在。

整首诗虽然文字简练,但意境深远。通过蜡梅的表象描绘出承载着诗人心灵境界的美好状态,使人感受到超脱尘世的愉悦与自由。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传递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追求自由、高尚精神的渴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a-mei-shi-wu-jue-he-chen-tian-yu-yunrw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