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与田仁,周仕将军门。
厮养恶啮马,实坐贫失身。
发忿骑奴席,拔刀徒自分。
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
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任安与田仁,周仕将军门。
厮养恶啮马,实坐贫失身。
发忿骑奴席,拔刀徒自分。
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
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现象,诗人抱怨了官场上的许多不正之风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中通过对两位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贫穷者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元代的官场。诗人以两位人物的对比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首先,诗中提到了任安和田仁,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一个是任安,一个是田仁。他们虽然都在将军门下做官,但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诗中提到,任安被厮养恶马咬伤,坐实穷困失去了官位,而田仁则没有遭遇类似的不幸。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命运的嘲讽。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任安的行为和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诗中提到,任安发怒时骑在奴仆的床上,拔刀自行分割,这种行为显示了他的愤懑和不满。然而,他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不知道何时能够摆脱奴仆的身份。这种描写传递了诗人对无法改变社会现象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诗人用反问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不懂得如何效仿赵少府,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摆脱奴群。这种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仕宦之道的向往和对贫穷地位的不满。诗人认为真正的圣贤士人应当远离低贱和贫穷的地位。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官员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贫穷者的同情。它展示了元代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等级的不公,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圣贤仕宦之道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an-gu-si-shi-er-shou-qi-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