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亭埋石种兰芽,生怕花开不在家。
此日溶溶春满院,柔风初破一枝花。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兰》是一首描写兰花的诗词,由宋代诗人钱时创作。诗中描述了诗人在自家的亭子周围种下兰花,担心花开时自己不在家,错过了花的美景。诗词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绕亭埋石种兰芽,
围绕着亭子铺土种上兰花幼苗,
生怕花开不在家。
担心兰花开放时自己不在家。
此日溶溶春满院,
这一天,春意渗透四溢充满了庭院,
柔风初破一枝花。
柔风吹破了一枝兰花的花蕾。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兰花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人将兰花种在自家亭子周围,期待着兰花开放时能够亲自欣赏花的美丽和芬芳。诗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氛围,展现了初春时兰花初放的景象。柔和的春风吹破了兰花的花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兰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虽然诗人担心错过兰花盛开时的美景,但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的感性思维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呈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景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an6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