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01:13:31诗人:刘辰翁 |  朝代: 宋代 |  21

冰肌玉骨,笑嫣然、总是风尘中物。
谁扫一枝,流落到、绝域高台素壁。
匹马南来,千山万水,为访林间雪。
渊明爱菊,不知谁是花杰(陶诗谓菊为霜下杰)

憔悴梦断吴山,有何人报我,前村夜发。
蜡屐霜泥烟步外,转入波光明灭。
雪后风前,水边竹外,岁晚华余发。
戴花人去,江妃空弄明月。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辰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肌玉骨,笑嫣然,总是风尘中物。
形容梅花洁白晶莹,犹如冰肌玉骨一般美丽。梅花在尘世中开放,却始终保持着嫣然的微笑。

谁扫一枝,流落到,绝域高台素壁。
不知道是谁将一枝梅花采摘,飘落到了荒凉高台的素壁上。

匹马南来,千山万水,为访林间雪。
孤身一人从北方来到南方,跋涉千山万水,只为了寻访林间的雪景。

渊明爱菊,不知谁是花杰(陶诗谓菊为霜下杰)。
渊明指的是晚唐诗人陶渊明,他喜爱菊花,称菊花为霜下的杰出之花。诗人对于菊花的赞美,暗指自己对梅花的钟爱,但并不知道在梅花中谁是杰出之物。

憔悴梦断吴山,有何人报我,前村夜发。
形容诗人憔悴落寞的心情,他的梦想破灭了,像吴山一样消失不见。他在前方的村庄中发出寻求帮助的呼喊,但没有人回应。

蜡屐霜泥烟步外,转入波光明灭。
诗人踏着霜泥,穿过烟雾弥漫的田野,进入了波光粼粼的水边。这里的景色变幻莫测,波光闪烁不定。

雪后风前,水边竹外,岁晚华余发。
在雪后、风前,水边、竹外,已是年末时节,只有寥寥残华依然绽放。

戴花人去,江妃空弄明月。
戴花的人已经离去,江妃(指楚怀王的妻子)空自娱弄着明亮的月光。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孤身南来,寻访梅花的旅程。诗人通过梅花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坚韧的赞美和自身的寂寞无助。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来增强诗意的深度和美感,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ei-jiang-yue-bei-ke-yong-po-yun-gai-fu-fang.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和政和颜令君韵
朱继芳
恰百年余得县名,从前官长是谁清。鱼鲑市小通蛮远,鸡犬村深见吏生。过客莫嗔厨传冷,家人方喜俸钱轻。却愁明日朝天去,不得黄紬饱五更。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循环无端
①往复回旋,没有终始。②形容反复进行,没完没了。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