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画窟,所至妙宫墙。
风流五代余,轨躅参隋唐。
其间礼殿晋画为鼻祖,未数后来鸿雁行。
画者果谁欤,或云名收人姓张。
右军问蜀守,墨帖求缣缃。
乃知前辈人,不受时世妆。
范琼杜措李怀衮,仙荒佛怪驱喝雷电笔意窥渺茫。
不若收所画,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
盘古众支派,帝霸皇与王。
君臣分圣贤,有如虎豹龙凤殊文章。
视之若有见,日月星象空中垂耿光。
听之如有闻,衔牙玉佩鸣以锵。
三古以降历今世,视听所感犹一堂。
乃知此画自神品,碌碌余子非所望。
吾道久已屈,二氏争颉颃。
岂唯牧也见绌余子下,而有公议老我双鬓苍。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成都名画窟,所到妙墙。
风流五代我,轨躅参隋、唐。
其中礼殿晋画为鼻祖,没有几个后来鸿雁行。
画的到底是谁吗,有人说名字把人姓张。
王羲之询问蜀守,墨帖求丝黄色。
才知道前辈人,不受当时社会妆。
范琼杜小姐李抱衮,仙方佛怪驱赶喝雷电笔意窥视渺茫。
不如收所画,上自皮型的服下到垂衣裳。
盘古多支分支,帝霸皇和王。
君臣分圣贤,有如虎豹龙凤不同文章。
看上去好像有看到,日、月、星像天空中垂耿光。
听了如有听说,叼牙玉佩锵鸣以。
三古代以来经历今世,视听所感就像一堂。
才知道这幅画从神品,我的儿子不可指望忙忙碌碌。
我的路已经屈,二氏争夺抗衡。
难道只有牧的出现短缺余子下,但有您的提议使我双鬓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