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41:04诗人:张镃 |  朝代: 宋代 |  13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立秋过后的第二天,在池塘边上各种杂念涌现,
小孩子仍然记得欢乐归家的时刻,
因此唱起了前年自己创作的歌词。
只是希望池塘边的鸥鹭能够聆听,
更希望门外的野人也能够理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立秋过后的一天,诗人情绪起伏,思绪繁杂。他提到了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对喜悦的归家记忆犹新,以至于自己在这一天唱起了两年前自己创作的歌词。虽然他希望这些动物和一个在门外的野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意思,但无论如何,这些感受只有他自己能够真正理解。

赏析: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绪起伏。诗人通过提及小孩子对喜悦归家的记忆,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他唱起了自己两年前创作的歌词,这表明他将创作视为一种宝贵的回忆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然而,诗人也感到孤独和无助,他希望池塘边的鸥鹭和门外的野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句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他对自身情感表达的渴望和对他人理解的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沟通的困难。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qiu-hou-yi-ri-chi-shang-za-xingfx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