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2 10:55:10诗人:陶弼 |  朝代: 宋代 |  25

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荔支》是一首宋代陶弼创作的诗词,描绘了五月南方旅游时的一种美妙体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方五月游玩的情景,表达了陶弼对荔子的赞美之情。

在诗词中,陶弼首先描述了自己在南方旅游时的渴望,然后欣喜地遇到了鲜红的荔子。荔子的外壳光滑如仙鹤的头顶,果肉鲜美如白色的晶丸。荔子的颜色犹如火焰,味道甘甜而与其他木果不同。因为荔子树枝繁茂,所以陶弼担心它们会相互染色,但荔子树却因果实过重而欲成团。类似于赤蚌遗落宝珠一样,荔子的果实鲜艳如红犀的露角。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荔子的独特特点和荔子的美味。荔子既能清凉消暑,又能滋润干燥的内脏。它既可以消暑解渴,又可以滋润干燥的内脏器官。桂岭山上没有霜冻,而梅天却有残留的暴雨。这里的意象暗示了荔子成熟的季节和雨季的交替。

最后两句诗词未提供具体内容,无法给出完整的中文译文和赏析。但从前文来看,诗词的整体意境是描绘了荔子的魅力和南方五月的美景,通过对荔子的描绘,表达了陶弼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zhie1v.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蔷薇花
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顺人应天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