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去遗踪在,泠泠翠岳边。
泠光涵碧甃,暗脉洩寒泉。
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
羽人居止近,闲汲灌芝田。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链丹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人物和景物。
诗词以兰亭序的形式展开,通过描写仙人的离去,展示了他留下的神秘痕迹。诗中描述了一个山谷旁的翠岳,清泉从碧石中涌流出来,泉水晶莹剔透。月光映照在冰壶上,显得浅浅的,如同一面明净的镜子。秋天的景色也透过水面映照出来,古代的鉴器圆满无缺。羽人靠近这个地方,停留下来,悠闲地汲取着田间的芝草灵泉。
整首诗以清新、幽静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离尘不染的仙境,充满了神秘和宁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世俗的意境。泉水流淌的声音回荡在读者的耳边,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清新。
诗词的赏析在于其表达了一种超脱纷扰的境界,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山谷、泉水、月光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美丽的世界中。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仙人离去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超越尘世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超然世俗的场景,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一种平静和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