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07:22:14诗人:释师范 |  朝代: 宋代 |  25

晴空轰霹雳,官路栽荆棘。
没与遭逢著,前凶后不吉。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济赞》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师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晴空轰霹雳,
阳光明媚的天空中突然雷声轰鸣,
官路栽荆棘。
行走在官员们常走的道路上却随处是荆棘,
形容官场险恶。

没与遭逢著,
无法避免逢上不愉快的事情,
前凶后不吉。
一连串的不顺遂和不吉祥之事相继发生。

诗意和赏析:
《临济赞》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冷峻揭示和对官场的不满之情。诗中以晴空突然雷声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世事变幻无常、无法预料的特点。官路栽满荆棘则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困难。作者通过描述自己遭遇的不愉快和不顺遂,表达了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世俗生活的深刻认识。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绪。

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僧侣对尘世的独特观察和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通过对官场的批判,释师范意在提醒人们,在世俗的追逐中要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这首诗词简短而深刻,以寥寥数语传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它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巧妙比喻,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同时,它也展示了佛教文化对中国诗词艺术的独特影响,以及佛教僧人对世间万象的特殊观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n-ji-zane4l.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次韵答方元吉
胡仲弓
新知如旧识,话久觉情真。云出壶山早,风行晋水春。家贫因过客,世变为诗人。曾点龙门额,烦君再问津。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鸡鸣犬吠
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同鸡鸣狗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