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2:23诗人:李弥逊 |  朝代: 宋代 |  体裁: 临江仙 |  31

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
片云留雨锁愁城。
不堪明月夜,寂寞照南荣。
莫作东山今日计,风雷已促鹏程。
功成来伴赤松行。
却寻鸿雁侣,尊酒会如星。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李弥逊。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枝上子规催去旆,
柳条偏系离情。
片云留雨锁愁城。
不堪明月夜,
寂寞照南荣。
莫作东山今日计,
风雷已促鹏程。
功成来伴赤松行。
却寻鸿雁侣,
尊酒会如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临别离情的心境。诗人站在江边,听着子规鸣叫,子规声催促着船旗离去。柳条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扣住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片云漂浮在天空,阻挡了雨水,宛如把忧愁困住了整座城市。明月高悬,照耀着寂寞的南荣。诗人感到无法忍受明月之夜的孤寂。

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再抱有东山求贤的希望,因为风雷已经催促着鹏程的启航。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现在他要去伴随着赤松一起前行。然而,他仍然渴望寻找志同道合的鸿雁为伴,与他们共同举杯畅饮,就像星星一样聚集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别绪与外界的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子规鸣叫、柳条摇曳、片云留雨等,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明月夜的寂寞和南荣的孤独照应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词的意境。

诗人在诗末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虽然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仍然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这种对友谊和情感交流的渴望,使诗词更加具有感人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友情的珍视。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n-jiang-xian-ci-yun-shang-shu-xiong-song-b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钱起
心期怅已阻,交道复何如。自我辞丹阙,惟君到故庐。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怜犬吠初服,家人愁斗储。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穷巷闻砧冷,荒枝应鹊疏。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临水仍挥手,知音未弃余。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恶尘无染
指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