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嘉甫弟赴眉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35:30诗人:魏了翁 |  朝代: 宋代 |  体裁: 临江仙 |  10

细雨斜风驱晓瘴,绰开坦坦长途。
膏车秣马问程初。
梅梢迎候骑,雁影度平芜。
行己不论官小大,穷探不间精粗。
只从厚处作规模。
简编迂事业,屋漏拙功夫。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江仙(送嘉甫弟赴眉山)》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雨斜风驱晓瘴,
绰开坦坦长途。
膏车秣马问程初。
梅梢迎候骑,
雁影度平芜。

行己不论官小大,
穷探不间精粗。
只从厚处作规模。
简编迂事业,
屋漏拙功夫。

中文译文:

微细的雨和斜风驱散了黎明的瘴气,
宽广的道路一直延伸着。
膏车和饲养良马,询问行程的初步。
梅树枝儿迎接骑行者,
雁影穿过平坦的原野。

行事不论官职的大小,
不关心贫富的差别。
只在关注厚重的事物。
简单地编织着琐碎的事业,
屋檐漏雨,拙劣的手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送别嘉甫的场景,嘉甫是作者的弟弟,前往眉山。诗中通过细雨、斜风、瘴气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早晨的景色和气氛。另外,膏车和良马的描述,以及梅树和雁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嘉甫出发的关切和祝福。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一种处世的态度。他强调不论官职的大小,也不在乎贫富的差别,而是注重行为的厚重。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重点,他认为应该在注重简洁、实际的事业中寻求进步,而不是过于追求虚浮或繁琐的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他承认自己的手艺并不高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蕴含了魏了翁对于人生追求中真实、朴素的价值观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n-jiang-xian-song-jia-fu-di-fu-mei-shanj1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