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
素娥有恨,应是妒婵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
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作者介绍
蔡伸(一○八八~一一五六),字申道,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太学正,太学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楚、饶、真州,知滁州。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徐州,因金人渝盟,未赴。久之爲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官至左中大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中大夫蔡公神道碑》、《仙溪志》卷四、《宋史翼》卷九。
作品评述
《临江仙》是宋代蔡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中秋今夕望,
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
素娥有恨,应是妒婵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
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
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情景。诗人昨夜仰望明月,思念中秋节的团圆之意。他在绿色的酒杯前与玉人相对,素娥(即月亮)似乎心生妒嫉,因为她嫉妒婵娟(美丽的女子)。小庭院里寂静无声,微风拂过,露水寒冷。歌声在特定的地方传来,悠扬动听。醉人的红颜与髻鬟相映生辉。翠裙轻轻皱起,她的美丽就像是为了留住仙人般的存在。
赏析:
《临江仙》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玉人相对的情景,表达了对团圆与美丽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典雅而含蓄的词句,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诗人通过描述静谧的小庭院、清冷的风露和悠扬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同时,通过描写素娥嫉妒婵娟,以及醉人的红颜和轻皱的翠裙,表现了对美丽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浪漫情怀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蔡伸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和传统价值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n-jiang-xian0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