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8:46诗人:张炎 |  朝代: 宋代 |  体裁: 临江仙 |  28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作品评述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剪剪的春水从千万山壑中涌出,春天带来了一片芬芳繁茂的花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谁能将柔弱的水洗净尘埃,水声低回如同金叵罗,微妙而又美丽。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昨夜洞庭湖上的云彩如一片,悠扬的吟唱随着天风飘荡。

戏将瑶草散虚空,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嬉戏间将宝贵的瑶草撒向虚空,灵根在何处寻觅,只在这座山中。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水、花丛和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春水流动的美丽景象以及洞庭湖上的云彩和风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一种追求灵性的意境,认为只有在这座山中才能寻找到灵根所在,暗示着人们应该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整首诗词写景描写细腻,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流畅。通过对春水、花丛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共生之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能够体味到自然界中蕴含的深邃和灵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n-jiang-xiants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