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30 04:03:16诗人:蔡伸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柳梢 |  21

子规啼月。
幽衾梦断,销魂时节。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
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

作者介绍

蔡伸(一○八八~一一五六),字申道,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太学正,太学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楚、饶、真州,知滁州。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徐州,因金人渝盟,未赴。久之爲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官至左中大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中大夫蔡公神道碑》、《仙溪志》卷四、《宋史翼》卷九。

作品评述

《柳梢青》是宋代诗人蔡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梢青

子规啼月。幽衾梦断,销魂时节。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
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

译文:
柳树梢上的婉转鸟鸣,伴随着明月。在这寂寞的被单中,梦想破灭,这是销魂的时节。
枕头上有斑驳的泪痕,树枝上有点点的血迹,染成了清澈的红色。
凄凉的雨水和残存的乌云,都不能和我此刻的痛苦相比,那是因为我更加思念我的文君。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情怀也老去,尽管春天来临,美味盛宴也难以抵挡离别的痛苦。

诗意和赏析:
《柳梢青》以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之情。诗中的子规啼月、幽衾梦断、销魂时节等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枕上斑斑的泪痕和枝头点点的血迹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伤痛和痛苦,这种痛苦被比喻为染成了清澈的红色,更加凸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凄凉的雨水和残存的乌云来形容诗人的痛苦,但诗人认为这些苦痛都无法与他对文君的思念相比。诗人的情怀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老去,尽管春天到来,美味盛宴丰富,但离别之痛却难以消除。

整首诗以悲凉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细腻的意象,增加了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力。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精湛写作技巧,又抒发了人们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情感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u-shao-qingzth.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霍元方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再用前韵贺之
宋讷
旧隐高崖曲岸中,疗饥归作采芝翁。无人径造依亭竹,有子书追戏海鸿。门外小船渔笛月,篱东矮屋酒旗风。先生襟韵知何似,秋菊春兰臭味同。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司农仰屋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