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无言辋川诗帖赞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5:14诗人:岳珂 |  朝代: 宋代 |  29

辋川之胜,新诗之咏,所以适性也。
繭纸这莹,笔力之劲,所以写兴也。
维诗与笔,景物交映也。
并于唐图,于是为称也。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刘无言辋川诗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赞美了辋川的美景和新诗的魅力,表达了适应自然的心境和写作的激情。通过对繭纸的细腻描绘和笔力的雄浑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写作的热忱。诗词中的景物与笔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唐代图画般的美景,因此被广为称赞。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繭纸这莹,笔力之劲,
如丝如缕,如山似泉。
细腻的繭纸散发出晶莹的光泽,作者的笔力雄浑有力,
描绘出如丝如缕的线条,如山如泉的气势。

顺境翻新诗早成,
万事俱备心自清。
在这适宜的环境中,新的诗篇早已形成,
万事都准备就绪,心境自然清澈。

辋川之胜,新诗之咏,
凭此适性,以得真长。
辋川的美景和新诗的颂扬,
正是通过适应环境,获得真正的成长。

维诗与笔,景物交映,
如画如诗,真趣盎然。
诗与笔墨相互交融,与景物相互映衬,
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真实而充满趣味。

并于唐图,于是为称。
与唐代的图画相辅相成,因此而被称赞。
这首诗词与唐代的画作相得益彰,因此广受赞誉。

通过对辋川景物和新诗的描绘,岳珂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和写作之乐的热爱。诗词中的景物与笔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词也表达了与唐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传承,展示了作者对唐代文化的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赞美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iu-wu-yan-wang-chuan-shi-tie-z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