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夕阳明远水。
楼中人倚东风里。
何事有情怨别离。
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
断肠迢迢尽愁处。
明朝不忍见云山。
从今休傍曲阑干。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作品评述
《楼上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元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楼外夕阳明远水,
楼中人倚东风里。
何事有情怨别离,
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
断肠迢迢尽愁处。
明朝不忍见云山,
从今休傍曲阑干。
中文译文:
楼外夕阳照亮远处的水面,
楼中的人倚在吹来的东风里。
为何情感中充满了别离的怨愤,
低着头,背靠着立着的你,你应该知道。
望向东方云山,你离去的路,
让我心断肠绞痛,愁苦无尽之处。
明天早晨我无法忍受再见云山,
从今往后,不再依偎在曲阑干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夕阳映照着远处的水面,楼中的人倚在吹来的东风中,内心充满了别离的怨愤。诗中提到的"低鬟背立"暗示了垂下头并背对着立在身后的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
诗人望着东方的云山,思念着离去的人,心如断肠,痛苦无尽。他无法忍受明天早晨再见到那座山,因为它会让他回忆起与离去的人的种种苦痛和伤感。于是他决定从现在开始,不再依偎在曲阑干旁,表达了对过去的离别的决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的告别。通过描绘夕阳、东风和云山等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离别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并通过艺术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普世主题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