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君实挽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09:05:15诗人:仇远 |  朝代: 宋代 |  10

乾坤那可问,至痛老臣心。
甘抱白日没,不知沧海深。
忠魂随上下,义骨肯浮沈。
草木长淮泪,秋风起莫阴。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陆君实挽诗》是宋代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乾坤那可问,
至痛老臣心。
甘抱白日没,
不知沧海深。
忠魂随上下,
义骨肯浮沉。
草木长淮泪,
秋风起莫阴。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陆君实(陆游)去世的悼念之情。它以哀痛的语调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陆君实的赞颂之情。诗中表达了忠臣之志、忠魂不灭的信念以及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陆君实去世的痛心之情。首句"乾坤那可问"表达了作者对天地间无法回答的无尽哀思。接着,"至痛老臣心"一句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之情,对陆君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下一节,"甘抱白日没,不知沧海深"这两句诗意深远,表达了陆君实甘愿以忠诚付出一生,无论白天黑夜,不计得失,无法估量沧海的深浅。这种感慨和无奈之情通过诗词的形式传递给读者,使人感受到作者对陆君实的敬仰和对忠诚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忠魂随上下,义骨肯浮沉"再次强调了陆君实忠诚的品质和不朽的精神。无论是什么时候,陆君实的忠魂都与天地同在,义骨也决不会随波逐流,这种坚定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两句"草木长淮泪,秋风起莫阴"以离人之痛和世事无常为主题。草木长成时,淮水也在流泪;秋风起时,不要让阴霾笼罩。这是对陆君实离世的悼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是对读者的寄语,希望他们面对世间的变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陆君实挽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陆君实的悼念之情,同时反映了忠诚和坚定信念的价值,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共鸣。这首诗词在表达感情和传递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对陆君实的敬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u-jun-shi-wan-sh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徐氏幼妇以花献几筵妇高甥也
王洋
前徐爱孝世相传,日荐表法不计年。便合一生成妇顺,旅酬今台见初筵。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