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
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
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
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白发苍苍的病痛中年人在庐山草庵中夜雨中独自宿居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丹霄携手三君子,
朝霞,归家,白发垂头的病痛老人。
兰省花时锦帐下,
春花盛开的时节,锦绣帷幕之下,
庐山雨夜草庵中。
庐山的夜雨中,独自宿居在草庵中。
终身胶漆心应在,
一生中,我一直忠诚于我的初心,
半路云泥迹不同。
但是人生道路有时充满曲折和荆棘。
唯有无生三昧观,
唯有修炼无生的心法,
荣枯一照两成空。
才能明白生死荣辱皆是虚幻。
诗意表达了白居易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庐山草庵夜雨独宿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白发垂头、病痛的老人,表达了生命中的无常和平凡的存在。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荣辱、胜败和生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修行和追求内在真理的强烈渴求。诗中通过“无生三昧观”来寄托作者对于超越凡俗和追求内心空灵的向往。
整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感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