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酌酒尚芳菲,醉眼醒时已觉稀。
苦妒妖饶莺拂下,解怜飘泊燕衔归。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作品评述
《落花十绝》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中的一幕,通过表达作者的感慨和情感,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世间的离合悲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来酌酒尚芳菲,
醉眼醒时已觉稀。
苦妒妖饶莺拂下,
解怜飘泊燕衔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花落为题材,通过花落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首句描绘了早晨饮酒时花朵仍然繁盛美丽的景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句表达了作者醉眼之间醒来时花已经凋零的事实,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
下两句则表现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羡慕和怜惜之情。苦妒妖饶莺拂下,描绘了妖娆的黄莺在花丛中欢快地飞舞,而作者却无法与之共享花开的美景,感到嫉妒与痛苦。解怜飘泊燕衔归,描述了燕子自由飞翔的景象,而作者则感到对于燕子飘泊生活的怜悯和同情,希望它们能够回到温暖的归巢。
整首诗以花落为线索,通过描绘花的凋零和醉中醒悟,以及对于鸟儿的羡慕和怜惜,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逐和无奈面对的矛盾情感,使诗中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生离合悲欢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