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门送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11:55诗人:储光羲 |  朝代: 唐代 |  体裁: 乐府 |  25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
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
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作者介绍

储光羲,兖州人。登开元中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歷监察御史。禄山乱后,坐陷贼贬官。集七十卷,今编诗四卷。 扶风马挺,余之元伯也。舍人诸昆,知己之目,挺充郑乡之赋,予乃贻此诗。

作品评述

诗词《洛阳东门送别》是唐代储光羲所作,内容是描述别离的场景。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洛阳的东门,我送别故友,
已是腊月的拂晓,迟迟尚有芳华。
不舍得让孤舟离去,
有如同两地春天般离散。
洛阳的花朵盛开明亮,
平津的水流泛着绿意。
在这天我们将不再见面,
莺儿的歌声徒自欢欣。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在洛阳东门的离别场景。诗人在腊月的清晨送别故友,心中满是不舍和离愁。他不舍得让孤舟离去,因为他们如同两地的春天一般美好。同时,诗人也描述了洛阳苑中鲜花盛开的美景和小平津的绿水,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和留恋之情。然而,他们在这一天将不再相见,只能听着莺儿的歌声来追忆彼此的思念。

赏析:
《洛阳东门送别》以离别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不舍和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洛阳苑中花明锦绣、小平津中水绿如玉,将别离的伤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更加深化了离愁之情。整首诗以“不舍孤舟去”和“两地春”为两个抒情点,交代了诗人与故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悲哀,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最后的“莺声徒自新”则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别离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储光羲才情横溢的诗人才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luo-yang-dong-men-song-bi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