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枉佳句,三复喜还悲。
冉冉岁暮矣,悠悠思何之。
桐下不共往,梅花预作期。
地炉风雪夜,同访五峰缁。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吕之寿诗到仍用前韵约为五峰之游同访老人》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中枉佳句,三复喜还悲。
冉冉岁暮矣,悠悠思何之。
桐下不共往,梅花预作期。
地炉风雪夜,同访五峰缁。
诗意:
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诗词。诗人置身客中,写下了一些美好的句子,但这些句子却徒劳无功,因为诗人心中的喜悲交加。岁末悄然来临,诗人在思绪中感到茫然和迷茫。他希望与友人共赏桐花,但却无法实现,只能期待未来梅花的开放。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他与友人一同拜访五峰山上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游子思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人身处异乡,无法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这种遗憾和无奈使他的喜悲交织。岁末的来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对未来充满了疑问和迷惘。桐花象征着游子的故乡,而梅花则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但诗人却无法亲自目睹桐花,只能期待梅花的到来。最后,诗人与友人一同踏上了五峰山,这里的隐士象征着智者和哲人,他们的访问带给诗人一些安慰和启示。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意义和归宿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境遇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