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苇黄茅几断魂,数家鸡犬不相闻。
江南多少朱门闭,桑柘春深绿似云。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茅苇》是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白色的苇苗和黄色的茅草,托着几段心灵的离愁,
几家的鸡犬互不相闻。
江南地区有多少豪门闭着门户,
桑树和柘树的绿色在深春时像浓云一样蔓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景象,表达了陈允平内心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的思考。通过对茅苇和白苇的描绘,诗人投射了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一种离愁的情绪和对生活的倦怠感。诗中的鸡犬不相闻,形容了寂静的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孤独和寂寞的感受。而江南的朱门紧闭,暗示了社会的阻隔和贫富之间的鸿沟。最后,诗人以桑柘春深绿似云的比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盈,与人世间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茅苇》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离愁和对社会的反思。白苇黄茅几断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之情,将自身的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感染力。鸡犬不相闻的描写,强调了孤独和寂静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人世间的疏离感。江南多少朱门闭以及桑柘春深绿似云的描绘,呼应了社会的阻隔和贫富差距,同时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盈,与人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首诗词以深沉而寂寥的笔触,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共鸣,展现了陈允平独特的感悟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