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寂寂烟冥冥,纸帐晓眠人未起。
天风吹动笛声寒,春满江南冰雪里。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梅花三首》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孤寂、清静和坚韧精神的追求。
王镃的《梅花三首》没有具体的中文译文,但可以通过解析诗意和赏析来理解其中的意境。
诗的第一部分写道:“茅屋寂寂烟冥冥,纸帐晓眠人未起。”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环境,诗人或许身处简陋的茅屋内,早晨时分还未醒来,房间里弥漫着烟雾。这一描写传达出一种幽静和宁谧的氛围,与梅花的纯洁和坚韧相呼应。
第二部分写道:“天风吹动笛声寒,春满江南冰雪里。”这里诗人通过天风吹动笛声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寒冷的气氛。然而,诗人却选择了春天这个寒冷的季节来写梅花,意在突出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盛开在江南的冰雪中,象征着坚强的精神在困境中绽放。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和坚韧的思考。梅花在寂静中绽放,不畏严寒,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它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是诗人心中一种追求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毅,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和追求。它呈现出一种静谧而高尚的诗意,激发读者对自然界及人生哲理的沉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mei-hua-san-shoum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