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中赓赵丞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6:53:49诗人:华岳 |  朝代: 宋代 |  17

壮士不同儿女曹,谁云赋性太粗豪。
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
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
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闷中赓赵丞韵》是宋代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豪情壮志为主题,通过描绘英雄气概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热血和不平之气。

在诗词中,作者首先表达了壮士与普通人不同的品质,强调壮士的豪情壮志与儿女曹有所不同。接着,作者质问谁说赋性太过粗豪,暗示壮士的性格并非粗糙,而是充满智谋和机智。

诗词中的“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表达了壮士的勇猛无畏和智谋过人。作者通过军事典故中的“韬略进擒虎”和“丝纶学钓鳌”来比喻壮士在战争和政治上的才干和成就。

接着,诗词中提到“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壮士追求成功的决心和毅力。这句话暗示壮士不怕艰苦和牺牲,愿意付出一切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一句“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的不满之情。朔风的寒冷与诗中的“争怒号”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满。

整首诗词以豪情壮志为主题,通过描绘英雄气概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的不满之情。这首诗词展现了华岳对于英雄气概和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men-zhong-geng-zhao-cheng-yunuj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