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8:25:58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7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人追求功名地位的批评和思考。明经和进士都是科举考试中的高级称号,他们都渴望成为朝廷的官员。然而,作者认为这种追逐功名的行为使得俗世的儒者变得浅薄,不符合他自己的道德观念。过去,曾经有人因才能而被征召为朝廷官员,而现在却有很多人却只能在田间劳作。作者不明白为什么地位和财富能够取代人们追求真理和道德的行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科举和功名追求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价值取向的反思。作者认为,追求功名地位的人往往在追逐权势的过程中,迷失了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变得肤浅和俗气。他对于这种现象表示不解和失望,并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强调了价值观的变迁和对道德观念的质疑。

梅尧臣作为宋代的文学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闻名。这首诗词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儒家传统价值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地位的空虚与虚伪的担忧,以及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坚守和追求的呼唤。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ming-jing-shi-da-yi-duo-bu-tong-you-gan-yi-y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