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
基本解释
简解
◎ 流亡 liú wáng
[be forced to leave one's native land;go into exile] 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流落逃亡在外
详解
1. 因在本乡、本国不能存身而逃亡流落在外。《诗·大雅·召旻》:“瘨我饥饉,民卒流亡。” 郑玄 笺:“病国中以饥饉,令民尽流移。”《新五代史·杂传十·王周》:“ 涇州 张彦泽 为政苛虐,民多流亡。”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那学院里的教授和讲师也到本地初中里来兼点课,多少也能给他们流亡在异地的生活改善一些。”
2. 指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后汉书·虞诩传》:“ 詡 乃占相地埶,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賑贫人,郡遂以安。” 宋 苏轼 《徐州谢奖谕表》:“臣敢不躬亲畚筑,益修今岁之防,安集流亡,尽復平时之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防城起义清方档案》:“仍著 秦炳直 督飭各军搜捕餘匪,抚恤流亡,以期早日肃清。”
3. 随流水消逝。《楚辞·九章·惜往日》:“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王逸 注:“意欲淹没,随水去也。”
4. 犹危亡。《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痛 楚国 之流亡兮,哀 灵脩 之过到。” 王逸 注:“言 怀王 之过,已至於恶, 楚国 将危亡,失贤之故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国新流亡,今乃復殷给,缮饰备利, 吴 必惧,惧则难必至。”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凡吾同胞,其有哀文学之流亡,斯文之隳堕者乎,请速竞争文界,排击文魔,拔劒啸天而起舞!”
5. 散失。《史记·儒林列传》:“ 秦 时焚书, 伏生 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汉 定, 伏生 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 齐 鲁 之閒。”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尚书叙录》:“夫《书》之厄已至矣, 伏生 掇拾於流亡之餘。”
猜你喜欢
- dashushi大术士
- cailantanmingcai蔡澜叹名菜
- tailusi泰鲁斯
- dalapi打蜡皮
- huixiangkechuang惠祥科创
- luweijiane芦苇尖蛾
- huanghaizhou黄海洲
- yumidianfen玉米淀粉
- fangshicong方世聪
- bugou不苟
- cantingjiuba餐厅酒吧
- jinbanglu金榜路
- liuquancun柳泉村
- tongbuxue同步学
- dawanquwenxue大湾区文学
- quweiyingbi趣味硬币
- haonanyaodangbing好男要当兵
- mashi马士
- shuangsehetaobinggan双色核桃饼干
- lishanmingjun历山名郡
- miehuoxiang灭火箱
- zhangtiangang张天罡
- qutaiqushen去太去甚
- jiudaidianyingwang九代电影网
- liuyishou留一手
- jiabuli加布里
- bimengxiuxian比蒙修仙
- dianyingcheng电影城
- kuyan酷炎
- kailuojiaqi开罗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