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打春打春字的解释

打春

拼音 dachun 注音 词性

基本解释

简解

打春的词语属性

拼音dǎ chūn
拼音字母da chun
拼音首字母dc

打春的词语解释

打春[ dǎ chūn ]

立春(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

打春的百科含义

打春是立春的俗称,是春回大地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立春是汉族传统节日。在周代,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东郊迎春,祭祀。唐宋时,有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明清以来,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具有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打春的详细含义

  1. 旧时州县于立春日鞭土牛以祈丰年的习俗。

    宋晁冲之《立春》诗:“自惭白髮嘲吾老,不上譙门看打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立春前一日……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絶早,府僚打春。”

每日一诗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李弥逊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