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55:47诗人:蔡伸 |  朝代: 宋代 |  体裁: 歌子 |  28

萧寺疏钟断,虚堂夜气清。
凉蟾偏向小窗明。
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
幽恨人谁问,孤衾泪独横。
此时风月此时情。
拟倩蓝桥归梦、见云英。

作者介绍

蔡伸(一○八八~一一五六),字申道,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太学正,太学博士,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楚、饶、真州,知滁州。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徐州,因金人渝盟,未赴。久之爲浙东安抚司参谋官。官至左中大夫。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中大夫蔡公神道碑》、《仙溪志》卷四、《宋史翼》卷九。

作品评述

《南歌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蔡伸。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歌子
萧寺疏钟断,虚堂夜气清。
凉蟾偏向小窗明。
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
幽恨人谁问,孤衾泪独横。
此时风月此时情。
拟倩蓝桥归梦、见云英。

中文译文:
南方的歌谣
萧寺里疏离的钟断,空堂中夜晚的气息清冷。
凉爽的蟾蜍就偏向着小窗明亮处。
露水滴入井里,碧色的梧桐树上的叶子,寒冷中颤抖,发出秋天的声音。
幽怨的心事,谁来问询?孤独的被褥上泪水横流。
此时此刻的风光,此时此刻的感情。
愿借蓝桥之梦,与云英相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南方的景色和心情为主题,通过描绘一系列意境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的萧寺疏钟断、虚堂夜气清,给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感觉。这里的疏钟断指的是寺庙中钟声稀疏,虚堂夜气清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凉。

接着,诗中描述了凉爽的蟾蜍偏向小窗明亮处,露水滴入井中,以及颤抖的秋叶,这些形象都带有凉爽和寒冷的意味,与秋天的气息相呼应。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流露出作者的幽怨和孤独。幽恨人谁问,孤衾泪独横,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人理解的苦痛。这些情感在夜晚的寂静中更加突出。

最后两句“此时风月此时情,拟倩蓝桥归梦、见云英”表达了作者此刻的情感和愿望。此时此刻的风光和感情,让作者产生了悲切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借助梦境,在蓝桥上与云英相见,寄托了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色和内心的愁苦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忧伤和思念之情。这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相结合,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an-ge-ziam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