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01:05:59诗人:董嗣杲 |  朝代: 宋代 |  23

南有屏山掩翠扉,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戌鼓悲。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南屏山》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屏山的景色和其中的几个文化遗迹,同时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有屏山掩翠扉,
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
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
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
愁落朝昏戌鼓悲。

译文:
南方有座屏山掩藏着青翠的门扉,
齐云亭子广阔,我漫无目的地寻找它的根基。
雨水淋湿了米老琴台上的字迹,
火焰熊熊燃烧着温公易卦的碑文。

回首望去,金鱼是谁在抚摸栏杆,
忧愁之情使得白骨自觉污浊池水。
春风不顾游人的年华已逝,
忧伤落下,朝与暮之间的戌时鼓声悲哀。

诗意和赏析:
《南屏山》以南屏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和其中的文化遗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内心的愁思。首句“南有屏山掩翠扉”,展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色,山门隐匿在翠绿之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第二句“齐云亭子漫寻基”,通过描绘亭子的广阔和作者漫无目的的寻觅,进一步增强了神秘感和迷茫感。

接下来的两句“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描述了两个文化遗迹,表达了岁月的冲刷和文物的沧桑。雨淋湿了琴台上的字迹,火焰燃烧着温公易卦的碑文,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后两句“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戌鼓悲”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思。金鱼受困于池中,无人抚摸,白骨沉浸在污浊的池水中,象征着人物的悲哀和心灵的折磨。春风不顾游人的老去,忧伤随着朝昏之间戌时鼓声的敲击而落下,悲戚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山景和文化遗迹,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董嗣杲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an-ping-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