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若半环云若吐,高楼帘卷当南浦。
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
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译文:月亮像半个弯环,云朵像喷吐的烟雾,高楼的帘子卷起,正对着南浦。一定是从石城来的船子,两支桨发出嘶哑的声音划过花坞。此时正值连宵酒未醒,不适宜在这时候还有微雨。我自问自答,即使笔下有文才,在这些情况下也难以表达清晰,甚至是痛苦的。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韩偓所见到的南浦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感叹自己文才的不足。月亮弯弯的形状和云雾的纷纷扰扰,构成了夜晚南浦的景象。在船上划过花坞的时候,作者感叹自己的文笔无法清晰地表达当时的景色和感受,也表示自己的不满。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南浦的夜景,通过描绘月亮、云朵、高楼和船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倾向和自责,认为自己的文笔无法准确地表达出当时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这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和自我批评。整首诗凭借其简洁明了的表达和内心的思考,使人们在阅读时产生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an-puk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