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7:09:19诗人:姚勉 |  朝代: 宋代 |  27

一片荒碑立翠苔,空余基址郁崔嵬。
此台湮废浑闲事,山北如今未有莱。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南台》是宋代诗人姚勉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南方的台基,荒凉的墓碑上长满了翠绿的苔藓,而台基的位置高耸挺拔。诗人认为这座台基已经被遗忘,被废弃,没有人再去关注它的存在。山的北面,类似的台基或许还没有被发现或建造。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南台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以及人事易迁、光阴荏苒的主题。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片荒碑立翠苔,
空余基址郁崔嵬。
此台湮废浑闲事,
山北如今未有莱。

这首诗的诗意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被遗忘的台基,表达了兴亡更替、光阴荏苒的人生哲理。台基作为人类活动的见证,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现在却荒废无人问津。这种景象使人不禁思考人事无常,一切皆为瞬息,一切的辉煌与荣耀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

其次,诗中的南台与山北的对比,也可以被视为对南北方文化的对比。南台已经荒废,而山北则尚未有类似的场所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南方文化的思考和忧虑,认为南方的文化和历史正在逐渐被遗忘和湮灭,而山北地区的文化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建设。

总体而言,《南台》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座被遗忘的台基,传递了兴亡更替、人事易迁的主题,并且对南方文化的命运表达了一定的忧虑。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荒凉的景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沧桑和时光的无情流逝,引起对人生和文化传承的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an-taidoj.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