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22:51:58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22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南亭》是唐代韩偓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常常在南亭中游玩,南亭宛如僧院般宁静。人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只能听到鸟儿深处的啼声。松树稀疏,石头棱角分明,山光倒映在溪水中。堤岸上的蔓藤垂下,小岛上的花朵娇小而娇媚。行走时,佩戴隐士的帽子,躺下时,读着前贤的传记。当感到更多的兴趣时,拿起琴弹奏一曲。

诗词中文译文为:

每日在南亭,
南亭似僧院。
人语静先闻,
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
山光溪淀淀。
堑蔓坠长茸,
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
卧读先贤传。
更有兴来时,
取琴弹一遍。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南亭中的宁静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诗人借助南亭这一地方的美景,表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和思考。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与思考。南亭宁静美丽,使得诗人得以与自然共鸣,感受到一种清净和静谧的境地。这些景物的描写同时又流露出作者的隐士情怀和对古人学问的推崇。整首诗意境和谐,展现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唤起读者对于平静和自我反省的思考。

总的来说,《南亭》是一首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的感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充满了宁静和自省的氛围,读之使人沉浸其中,感受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平静。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an-tingink.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