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盈虚理甚明,积阴尽处一阳生。
孤根莫厌风霜甚,昨夜春雷拆甲声。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南至日呈詹司谏一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消息盈虚理甚明,
积阴尽处一阳生。
孤根莫厌风霜甚,
昨夜春雷拆甲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思考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阴阳、孤独和春雷的比喻,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消息盈虚理甚明,积阴尽处一阳生”运用了阴阳哲学的思想,表达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洞察力。作者通过描绘消息的盈虚,以及阴影的积累和最终阳光的出现,暗示了人生中困难和挫折的存在,但也传达了希望和新生的信息。
接着,诗中提到“孤根莫厌风霜甚”,这句话表达了对困境的坚韧和坚持。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严寒的冬天,孤独的根依然能够坚持生长。这种意象象征着人生中的孤独和艰辛,但作者鼓励人们要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
最后一句“昨夜春雷拆甲声”通过春雷的声音来象征新的希望和勇气的到来。春雷代表着新的开始和改变,它拆去了冬天的甲胄,为新的生机铺就道路。这句话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信念,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迎接新的挑战,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王阮的《南至日呈詹司谏一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充满哲理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并相信新的希望和机遇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