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3:18:09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8

斑斑远林鸟,极目波烟中。
各识时早暮,不忘巢西东。
推物得真意,吾将效陶公。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栖烟鸟》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斑斑远林鸟,极目波烟中。
各识时早暮,不忘巢西东。
推物得真意,吾将效陶公。

诗意:
这首诗以观察栖息在烟雾中的鸟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生命的关注和思考。诗人观察到遥远的树林中有斑斑点点的鸟儿,它们在烟雾弥漫的景象中若隐若现。这些鸟儿能够准确地识别时辰的早晚,不忘记它们的巢穴位置,始终牢记西东方向。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寻找到真实的意义,并表示自己将效仿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精神,以追求真理和自然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鸟儿在烟雾中的栖息情景,通过观察鸟儿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思索。诗中的"斑斑远林鸟"形容了树林中零散分布的鸟儿,它们在波状的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迷离的感觉。"各识时早暮,不忘巢西东"表明这些鸟儿具备识别时刻和方向的能力,它们始终记得它们的巢穴所在,展现了一种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和记忆力的品质。

诗的最后两句"推物得真意,吾将效陶公"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寻找到真实和智慧的愿望。诗人表示自己将借鉴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精神,效仿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此来追寻真理和美好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鸟儿的观察和思考,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界中万物生命的关注,以及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ni-shui-xi-si-dong-feng-ting-jiu-yonge7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