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3:15:17诗人:陆文圭 |  朝代: 宋代 |  18

少年不更事,新学多误人。
桓冲成引语,张禹岂纯臣。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偶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陆文圭。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少年不更事,
新学多误人。
桓冲成引语,
张禹岂纯臣。

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对少年时代的思考,揭示了新学对年轻人的误导以及社会对他们的不利影响。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担忧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首句“少年不更事”直接点出了少年人对于社会责任的忽视,暗含着对少年浮躁心态的批评。接着,作者指出“新学多误人”,暗指社会中新潮学说的流行,但却误导了年轻人,使他们迷失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接下来的两句“桓冲成引语,张禹岂纯臣”则是对历史中的两位重要人物的引用,通过对比来凸显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权谋之风。桓冲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的引语被滥用以谋求私利,暗示着社会中虚伪和权谋的盛行;而张禹是西晋时期的忠臣,但他却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受排挤,表达了对正直与忠诚的珍视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以犀利的批评和警示之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对年轻一代的误导。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让读者深思并警醒,呼吁年轻人要珍惜时光,明辨是非,不被迷惑,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这首诗词在文字简洁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ou-ti89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