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37:10诗人:洪咨夔 |  朝代: 宋代 |  11

争问官侬子谓谁,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争问官侬子谓谁,
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
说与豳风七月诗。

中文译文:
争问郡侯的官员朋友,他说是谁?
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农业的专家。
我羞愧地向人们解释,只是随便陪同郡侯出郊野,
说起了象征丰收的豳风七月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洪咨夔陪同郡侯出郊野劝农的场景。诗人询问郡侯身边的官员朋友是谁,却觉得他看起来并不像是懂得农业的专家。诗人自己则羞愧地解释,他只是随意地陪同郡侯出来,没有实际的农业知识。诗人随后提到了豳风七月的诗歌,这是一种象征着丰收的诗歌形式,暗示着他对农耕的关注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洪咨夔作为诗人,他的职责是表达社会的关切和农民的期望。诗中的郡侯代表了统治者,而诗人作为陪同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农耕事业的关注。诗人在诗中自谦不是农业专家,但他通过提到豳风七月的诗歌,展现了他对农业丰收的祝福和期望。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农业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农耕的重视和尊重。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ei-jun-hou-chu-jiao-quan-nong-liu-juejw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