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祀昭陵纪事有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05:23:02诗人:赵用贤 |  朝代: 明代 |  14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晓红。
寂寞翠华谁望幸,惟余金粟鸟呼风。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陪祀昭陵纪事有作》是明代赵用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坛晴雪净春空,
剑佩声沉苑路东。
霜露每勤忧圣主,
貂珰无复肃斋宫。

通原燎火分宵白,
拂树霓旌映晓红。
寂寞翠华谁望幸,
惟余金粟鸟呼风。

诗词中描述了陪祀昭陵的情景。昭陵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明成祖)的陵墓,陪祀即指参与祭祀的仪式。整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色和祭祀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圣主的忠诚和对宫廷荣耀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瑶坛晴雪净春空",描绘了晴朗的春天,瑶坛指的是祭坛,晴雪净春空则是用来形容天空的美丽景色。

第二句"剑佩声沉苑路东",表达了陪祀的人们穿戴着佩剑,行走在昭陵东侧的苑路上。剑佩声沉暗示了肃穆庄重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霜露每勤忧圣主,貂珰无复肃斋宫",表达了陪祀的人们时刻牵挂着圣主,为他们的安宁和祥和而辛勤工作,同时也暗示了圣主已逝、宫廷已衰的悲凉情景。

第三句"通原燎火分宵白",描绘了在祭祀仪式中点燃的燎火照亮了夜晚,象征着对圣主的虔诚。

第四句"拂树霓旌映晓红",描述了旌旗在树林中拂动,映衬出曙光的红色。这一句意味着黎明时分,祭祀仪式逐渐接近尾声。

最后两句"寂寞翠华谁望幸,惟余金粟鸟呼风",表达了翠华(指昭陵)的孤寂,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金粟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它在这里象征着宫廷的光辉已经逝去。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对昭陵祭祀仪式的怀念和对明朝王朝的忠诚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祭祀的场景,诗词表达了对圣主的忠诚、对宫廷荣耀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衰落和昔日辉煌的消逝,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回忆之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ei-si-zhao-ling-ji-shi-you-zuo.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
朱彝尊
秋水寻常没钓矶,秋林随意敞柴扉。八月田中黄雀?,九月盘中黄雀肥。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仰拾俯取
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