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9:04:36诗人:孔武仲 |  朝代: 宋代 |  10

□矶环合辟鲸虬,白水如汤动地流。
崖崿尽成斤斧迹,当年谁与化工谋。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彭泽山》是一首宋代孔武仲的诗词,通过描绘彭泽山的景色和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曾经辛勤努力的人们的思念和敬意。

诗中描述了彭泽山峰石环抱,山水之间有如巨鲸蜿蜒游动,白色的水流像沸腾的汤一样滚动着。山崖上的凹凸痕迹就像是斧凿的痕迹,昭示着昔日开山劈石的努力。然而,彭泽山的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的,还有人为的痕迹,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历史故事,而当年的英雄们又是如何与山水相融、与自然互动的呢?这是作者思考的问题。

这首诗词通过山水的描绘,传达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变幻无穷之感。彭泽山的景色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在读者面前生动展现出来。白色的水流形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生气勃勃的感觉。山崖上斧凿的痕迹则彰显了那些开山劈石的努力,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力量与美感。

此外,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贯穿其中。彭泽山作为一个地方的象征,曾经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留下了英雄事迹和人们的努力痕迹。作者借此提醒读者思考过去的荣耀和曾经的努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些思考,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过去时光和辛勤工作的人们的情感和敬意。

总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的壮美和历史的痕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曾经的努力者的思念和敬意,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之美,引发读者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eng-ze-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