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琴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1:03:15诗人:李廌 |  朝代: 宋代 |  15

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
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
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
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
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
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
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
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
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
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
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
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霹雳琴》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霹雳琴》中文译文:
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
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
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
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
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
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
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
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
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
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
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
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霹雳琴》诗意和赏析:
《霹雳琴》描绘了一幅琴的形象,以此表达了作者对志士抱负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老桐树代表了一个年迈的琴木,桐木本无异端,但岁月的风霜使其变得憔悴散落。然而,作者认为优秀的材料自有自己的自信,就像良材固然能发出美妙的音乐一样。然而,这把琴却被委弃在了空谷中,无人弹奏。

诗中通过描述孤根听霜霰、命运寄托于樵牧,表达了这把琴的孤寂和被遗忘。虽然琴具备宫徵的音阶,但没有人理解和期待它的琴音。

然而,天公却怜悯这把琴的冤屈和愤怒,使霹雳之声驱散了邪恶和怪物。蛟龙从苍干中出现,电火燃烧着它的腹部,展现出强大的威力。

这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悲悯和怜悯,为了怜爱而反复地创造。神灵的感动使得这把废旧的琴焕发了新的生命,焕发出令人瞩目的音乐。

最终,这把琴被改造成为一把君子琴,奏响着古老的乐曲。作者从中领悟到物质的兴衰和命运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琴的不同态度。志士应该怀揣着坚定的理想,来者则应该看清未来的迷茫。年轻人对于筹算和荣辱的认知是模糊的,究竟应该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呢?

《霹雳琴》通过描绘一把被遗忘的琴,寄托了作者对于志士抱负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于追求理想的坚持和对于命运变迁的思索,展现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pi-li-q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