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寂寞。
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作者介绍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曹组的写作特点
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他的儿子曹勋为他编刻的集子,在高宗时便"有旨下扬州毁其板"(《碧鸡漫志》卷二)。从他现存词来看,确有不少"侧艳"之作,如〔点绛唇〕"密炬高烧"、〔鹧鸪天〕"辇路熏风起绿槐"之类。但他还有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至于他的〔青玉案〕以"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对照写出"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则下开元人马致远〔天净沙〕那种笔调、章法。"滑稽下俚"固有其庸俗的一面,但语言生动、构思奇特、手法新颖,也还是表现了作者企图把词从高雅凝重中解放出来而作的尝试。如〔渔家傲〕的"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则已接近于曲,显示出词的演化趋向。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曹组《箕颍集》20卷,今已不传。赵万里辑有《箕颍词》,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曹组的生平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与其兄曹纬以学识见称于太学,但六次应试不第,曾著《铁砚篇》以自见。宣和三年(1121),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给事殿中等职。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作品评述
《品令》是宋代诗人曹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乍寂寞。
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窗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孤独的夜晚。夜深人静,帘栊无声,寒意透过薄纱弥漫。窗外有一棵梧桐树,早已落尽了一片片叶子。孤独地倚在屏山上,想要入眠,但月亮的移动惊起了乌鹊。这时,织布机的声音虽不大,但却足以使贤者无法入睡。
赏析:
《品令》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词以冷静、安静的氛围包裹着读者,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通过描述窗外的梧桐树的叶子逐渐凋落,以及月亮的转动惊起乌鹊,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诗中的"独倚屏山欲寐"表达了诗人独自依靠在屏山上,渴望入眠的心情,而月亮的转动却使乌鹊飞起,增加了一种无法平静的氛围。最后,织布机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使贤者无法入睡,这种声音的干扰更加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和焦虑,展现了对心灵的深刻触动。这种寂寞和不安的情绪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并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